向江戶時代的最先進技術學習!

利用「旋渦」,捲起河水底部的火山灰!

為了製作「馬場楠井手」(灌溉水渠道),在菊陽町曲手~辛川地區一帶,依堅硬岩磐地方需要深深地往下挖,有的要挖到地下20公尺以上。由於從阿蘇方面流下來的白川,河水裏夾帶著阿蘇山的火山灰和砂土,會囤積在河底因此造成水流不佳,需要定期地除去砂土。

但想要從深20公尺以上的河水底部除去砂土是件非常艱難的事。
於是利用水的力量在下流處捲起河水底部的火山灰・砂土, 在當時這是先進劃時代的構想。這就是「鼻渠道結構」。

因爲與牛的鼻環孔相似所以叫「鼻渠道」!

所謂「鼻渠道結構」就是挖掘堅硬的岩盤製作灌溉田地的水渠道。
製作時不是全部除去岩盤,而是預先把岩盤作為牆一樣的「間隔」留著,在高約2公尺的牆上打出一個半圓形的洞。看起來就像是矮矮的隧道好幾個連接在一起的形狀。

從上流流下來的河水,由於經過狹窄的隧道時水流會加快速度,因此水流撞到下一道牆形成旋渦。旋渦捲起囤積在河水底部的火山灰・砂土就順流而下。
「鼻渠道」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岩壁上開的洞與牛鼻環的形狀相似而被取名的。